近几日人人配,从黄土高原到长江三角洲,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多位地方主官跨省履新。
严汉平从陕西延安奔赴江苏盐城,郑海涛由广东汕尾调任江苏扬州,马秀兰跨越甘宁边界主政中卫,潘国强则离开江苏南下福建宁德。
这些跨省调动并非孤立事件。
观察其履历可见,四位干部均为“70后”,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工作经历丰富,如今带着各自经验奔赴新岗位。四位干部履历、专长与调入地区需求一一对应,既是一次精准的人岗匹配,也展现出干部跨省任用正在通过系统性流动优化治理资源。
他们,跨省履新
据江苏省委组织部消息,盐城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7月22日决定,任命严汉平为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严汉平出生于1974年11月,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
严汉平早年在西北大学工作,曾任校团委书记等职。2012年,他任延安市延川县县长,2014年1月任延安市宝塔区区长,同年12月任宝塔区委书记。
2016年,严汉平任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8年任延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2022年3月,他任延安市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至此次跨省履新。
扬州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7月22日决定人人配,任命郑海涛为扬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郑海涛1975年1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
郑海涛长期在广东工作,曾任广东省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主任、发展规划处(科技重大专项办)处长、规划财务处处长等职。2016年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2021年4月,任佛山市委常委、次月兼任佛山市副市长。2022年9月任汕尾市委副书记、市长,至此番履新。
7月22日,宁夏中卫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宣布自治区党委干部职务任免决定,马秀兰同志任中卫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中卫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
马秀兰长期在甘肃工作,此番跨省份调整。
马秀兰曾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23年4月,马秀兰任武威市市长,至此番履新宁夏中卫。
7月23日消息,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潘国强同志任中共宁德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潘国强曾长期在苏州市工作,历任苏州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副调研员,吴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苏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接待办主任等职。
2018年,潘国强任张家港市代市长,后任市长,2020年任张家港市委书记。2021年9月,他任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2023年5月任扬州市代市长,后当选市长,至此番跨省履新。
高学历与多岗位历练人人配
这几位跨省履新的干部,大部分出生于1974—1975年,正值干事创业黄金期。
同时,高学历背景成为其“标配”。
严汉平拥有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郑海涛是在职管理学博士,马秀兰取得法学硕士学位,潘国强是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这与当前干部队伍日益专业化的趋势契合。
多层级岗位历练构成其核心竞争力。严汉平的职业生涯贯穿高校学者、县区主官、市委常委、市长;潘国强经历组织部门、县级市主官、市委秘书长等关键岗位,工作经历丰富,工作能力较强。
这种 “复合型履历” 使干部,既懂宏观政策又通基层实践,在应对复杂治理挑战时更具优势。
同时,实干型导向的晋升逻辑贯穿始终。马秀兰因带领东乡族自治县脱贫摘帽,先后获得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和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等荣誉,基层经验丰富。
江苏“南北挂钩”进入2.0版本,苏北五市需要既懂经济又善治理的干部。延安与盐城同属革命老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样本,严汉平有望带来可以复制的发展模式与经验。
郑海涛则曾在汕尾创新打造 “汕尾海鲜,天下领鲜” 城市品牌,有效激活海洋经济。
这些治理成效,很有可能是被跨省重用干部的核心“竞争力”。
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贯穿始终。这几位干部除专业素养外,均拥有重要政治履历:马秀兰在脱贫攻坚一线践行使命,严汉平在革命老区深耕多年,郑海涛在改革开放前沿开拓创新。
这种 “政治素质+专业能力” 双维考核,培养塑造了新时代干部的复合能力。
打破地域壁垒
干部跨省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实现了治理经验跨区域转移。当严汉平带着延安能源转型经验赴任盐城,熟悉广东“海洋牧场”模式的郑海涛履新扬州,正是东西部发展智慧的碰撞与融合。
这种交流打破了过去“一亩三分地”思维,使沿海开放理念与内陆改革智慧相互滋养。
其次,这样的做法能有效防范地方保护主义。跨省交流打破“熟人网络”,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廉政风险。
此次多名干部跨省履新人人配,有助于突破传统利益格局,推动区域协作。也凸显了如今干部管理制度 “全国一盘棋” 的思维。当这些带着不同地域经验的主政官员踏上新征程,他们身上折射的不仅是个人仕途变迁,更是一个通过 “干部流动”优化国家治理资源的战略智慧。新时代干部交流制度已突破“简单轮岗”,成为服务国家战略、优化治理效能、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关键一招。
涌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