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盈配,随着大宗商品的反弹,市面上反内卷的解读越来越多了。
源头在于,中财委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其实,在中财委会议出炉的第二天,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多晶硅涨停:闻到供给侧改革的味道了吗?》
文章中表明了我的观点,孤阴不阳,没有需求端的复苏,反内卷无法演变成为实际的反转,只是小反弹。
所以,这段时间,尽管有粉丝要求聊一聊,我也并没有专门写文章讲这个事情,但最近我看到市面上越来越多的人将它视为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2.0版本,突然觉得有必要详细聊一聊,毕竟上次并没有展开谈这个问题。
我也担心自己有惯性思维,价格某种程度是不是已经反映了一些预期?这些都促使我重新捋一下这条线。
1,供给侧改革和反内卷的区别
2015年过剩主要是是由于2000-2011年十年大宗商品大牛市,吸引了过度投资,导致上游供给过剩,但实际上需求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供给增速超过了需求增速。
2015年11月份开始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化解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和补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采用行政命令手段,如强制关停、指标置换等,通过国有体系进行执行,效果比较好。
而最近的一轮熊市,主要是疫情期间繁荣泡沫破裂,外加国际竞争激烈/技术相对停滞,以及国内房地产周期下行,三重共振后需求收缩的结果,和2015年的供给冲击不一样。
“反内卷”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注重法制化、多样化,采取公平竞争、审查等法制化手段,以及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强化行业标准引领等方式。
供给侧锚定的是产能,不符合条件的产能统统强制关闭,人为缩减了产能。反内卷锚定的是企业利润,更加市场化。
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是反内卷会不会带来产能收缩?我认为会,但不会像2015年那样强烈。
这一轮过剩都是民企,缺乏行政制约。且光伏丰产能长期方向仍向好,不会大面积主动缩减产能。另外,经过近10年的优化产能,落后产能没那么多了。先进产能过剩,是现在的问题,比如光伏。
2,需求端的几种预期
光有反内卷,是无法带来行业反转的。即便现在,过剩仍然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多晶硅35%的产能利用率。
2016年,房地产政策不断,多个一线城市年度房价涨幅超过40%,可想而知当年地产多红火。因而,需求的扩张是2016年商品牛市的核心因素。
但,大家比较喜欢谈供给侧改革,不太愿意讨论需求的问题。那么,想要达到新一轮牛市,必须也要有新一轮的需求刺激才可以。
关于这一点,市场上有这么几个观点:
✓降息论
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降息,全年降息2次,2026年可能降息7次。美联储相当于世界央行,美国降息等同于全球发大水。
(降息不一定就能刺激经济,否则日本经济早就起飞了,降息得配合扩表才有用处,美联储一直在缩表,恐怕还得观察)
✓美国财政扩张论
大漂亮法案已经通过,这份法案是对未来几年财政扩张的政策性保障,意味着美国需求会在债务扩张的背景下全面扩张到全球。
(美国的减税方案真正执行得到2026年,而关税已经执行,这种实际上的错配,使得下半年对经济的作用可能是收缩的,关税可能占据更加主要的位置,减税可能会在更长的周期内发挥作用)
✓政策刺激论
下半年,关税的负面效应将会席卷全球,为了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国内可能会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前几天传闻的城市工作会议,以及城镇化刺激政策,都是这一类。
(政策刺激是有可能的,但我还是不认为,会有什么强力政策。其一是经济整体还行,没到这个阶段;其二中国的政策一直是托底,而传统的基建明显成本效益不足,不可能再刺激地产了。哪怕有政策,也不会特别强)
✓边际论
有人认为,市场价格已经过度低迷,任何局部和边际的改善都可能引发趋势的逆转。很多商品,本身处在亏损中,价格很容易发生反弹。因为,会有很多的投机性买盘,强化需求变化。
(的确如此,但真正的大资金,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边际变化效果往往与预期有比较大的关系)
✓战争论
有人认为,俄乌战争长期化,中东地缘冲突有再发的可能性。欧盟的国防支出将集体分步增加到各国GDP的5%,这也算一个扩张性的政策。随着不同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升级,一些资源性商品还会被全球资本重新估价。
(有限战争,影响不了全球大宗商品的供需。大国参与,搞不起来。俄乌/以色列,一个月消耗的东西,也没多少。)
3,没有多空,只有周期
我常说,事情没有对错,只有立场问题。期货也一样,没有对错,只有周期问题和风险问题。
两个人,一个人持有多头观点,另一个人持有空头观点,但他们有可能都是对的,也有可能都是错的。
离开周期去谈论对错,是没有意义的。投资者最常犯的错,是或许强调长期因素或者短期因素,用长线思维进行短线操作,或者是用短线思维进行长线操作。
同样一篇文章,对有些人是有用的,对有些人是没用的,甚至有副作用,因为不同的人操作周期不同,理解也不一样。
行情没有绝对的多与空,每一个多头都对应着一个空头,反之亦然。只能说现在做多可能比较有利,风险可能相对小一些。或者是,现在短期做空可能比较有利,性价比可能高或者比较低。
同样的行情,可能对日内投资者来说,是绝好的空头机会,对长线多头来说,也有可能是绝好的多头机会,反之亦然。
所以,我们一定要问自己,交易的是日线、周线还是小时线?如果是日内选手,看基本面毫无用处,多研究一下技术分析,可能更靠谱一些。
话不多说,我们还是回归到反内卷这个话题。反内卷,有没有用并不是最重要的,短期只要大家相信它有用,那么在无法证伪的情况下,预期就会导致产业链各个环节自我加压、自我验证,这种事情早就发生过无数次——相信相信的力量。
因此,以多晶硅为代表的一些超跌品种,趁机迎来一轮反弹,但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一轮反弹的力度不够强劲。
我相信,也许某一些品种在这次反内卷的刺激下,已经见底。只是从整体程度来看,这似乎还不够。真正的反转,往往是多品类共振,这一次显然并没有。
从长周期来看,目前仍然处于大宗商品熊市周期的底部区域,从未来5年的角度来看,的确是这样,但要说已经反转,暂时我还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以,目前这个阶段,投资一些商品ETF或者股票,问题不是很大,但期货交易讲究的稳准狠,恐怕不会给这么大的冗余量。
PS:当然,以上仅供参考,我也不可能完全兼顾方方面面天盈配,如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讨论。
涌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