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港盛国际,恒瑞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其中六成来自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营收、净利均创往年同期新高,业绩进入爆发增长期。
图源:恒瑞医药公众号
创新药为业绩快速增长提供动力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三个已纳入医保的自主研发1类新药: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瑞维鲁胺、乳腺癌治疗药物达尔西利及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恒格列净,临床价值均获得医生及患者的持续认可,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一些上市较早的创新药,随着上市后研究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步积累及新适应症的持续获批,持续为公司销售收入贡献增量,包括治疗骨关节炎的艾瑞昔布、镇静催眠的瑞马唑仑、治疗乳腺癌的新一代HER2受体抑制剂吡咯替尼及PARP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氟唑帕利等。
此外港盛国际,部分创新产品因上市时间较短、未纳入医保等原因,销售潜力还远未释放,随着商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将来有望为公司贡献更强劲的增长动力。
对外许可成常态化业务
创新药对外许可作为恒瑞医药常态化业务,其收入已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在内生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国际合作。报告期内,公司将口服小分子药物HRS-5346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独家权益授权给默沙东,获得2亿美元首付款、最高17.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相应销售提成;同时将口服GnRH受体拮抗剂SHR7280(适应症涵盖医学辅助生殖及妇科领域)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益及授权区域之外区域的优先谈判权授予德国默克,获得1500万欧元首付款,并有权收取产品获批后一定的里程碑付款及达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至多12款涵盖呼吸、自免和炎症、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根据协议条款,GSK将向恒瑞医药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分梯度的销售提成。
高研发投入赋能高水平转化
恒瑞医药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480亿元。在持续较高研发投入支撑下,公司创新成果迎来爆发期。
报告期内,恒瑞医药(含报表内子公司)共有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6个创新药新适应症获批上市。
图源:恒瑞医药公众号
与此同时,公司在研管线储备丰富,创新发展后劲十足。公司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恒瑞医药不断加强源头创新,打造优质创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已建立成熟的技术平台,初步建成新分子模式平台,不断开拓AI药物研发等平台,并建立了恒瑞-灵枢平台及生物信息学平台,以简化包括药物发现、分子设计、药性预测及优化的各项研发流程。
在新技术平台的支持和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公司不断产出差异化、具有创新竞争力的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有15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涉及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
南方+记者 欧旭江港盛国际
涌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